秒秒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09|回复: 2

发烧&咳嗽,不是流感也不是支原体?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发表于 2025-1-3 13: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新和小白 于 2025-1-3 13:17 编辑

最近真的有好多“病毒”,躲在各个角落里虎视眈眈,敏感的宝妈们听到咳嗽声就害怕,恨不得把口罩再戴两层!

近期流行的上呼吸道疾病中,除了流感、支原体,还有一种病毒也会让孩子发热、咳嗽

那就是“人偏肺病毒
截图20250103124848.png

2024年第52周(12月23-29)呼吸道样本主要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年龄组差异

0~4岁病例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以及14岁及以下病例中人偏肺病毒阳性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北方省份上升趋势更明显。

很多人看到“人偏肺病毒”这个词,可能会感到陌生:这又是什么新型病毒?

事实上,血清学研究表明,人偏肺病毒已在人类中存在超过60年,并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

之所以许多人对它不熟悉,是因为相比传统的呼吸道感染病毒,人偏肺病毒的发现时间较晚。

直到2001年,荷兰学者才首次从一名因未知病原体引发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鼻咽抽吸物样本中检出这种病毒。

简单来说,人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属于肺病毒科、偏肺病毒属,是一种带有包膜的单股负链核糖核酸(RNA)病毒。

人偏肺病毒如何传播?
人偏肺病毒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接触,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1、飞沫传播

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可传播病毒。尤其是在密闭环境中,传播风险更高。

2、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与感染者握手、拥抱,或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时传播。
间接接触: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门把手)后,再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也可能感染

3、空气传播


病毒可通过气溶胶形式传播,但主要传播方式仍为飞沫和接触。


感染后有何症状?


人偏肺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6天,全人群普遍易感,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尤其对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引发重症感染

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声音嘶哑等,约1周左右症状逐渐缓解。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毛细支气管炎、重症肺炎和ARDS(人偏肺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6天,全人群普遍易感,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尤其对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引发重症感染。
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声音嘶哑等,约1周左右症状逐渐缓解。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毛细支气管炎、重症肺炎和ARDS(急性呼吸道窘迫症),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染后病情可加重,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诱发急性发作。



具体来说,这3类高危人群要尤其小心👇🏻

高危人群表现:
❶ 5岁以下儿童:可能导致毛细支气管炎或重症肺炎;
❷ 老年人:可能诱发肺部感染或哮喘加重;
❸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接受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人,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的肺部炎症。

据2020年《柳叶刀– 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的一项研究估计,2018年全球有超过14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人类偏肺病毒,有60多万住院,16000多名儿童死亡。
由此可见,这种病毒对孩子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

尤其是在当前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孩子可能会同时感染上人类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其他病毒并且人偏肺病毒的免疫保护时间较短,可能会反复感染

因此,在病毒预防方面,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人偏肺病毒与流感/支原体等怎么区分?

人偏肺病毒与我们熟悉的流感、支原体肺炎相比,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下面这张图,可供大家参考👇🏻

微信图片_20250103130258.jpg

图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如何预防人偏肺病毒?

人偏肺病毒(HMPV)目前没有特效疫苗或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依赖对症支持措施。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感染人偏肺病毒时,不推荐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同时应避免盲目或不当使用抗菌药物,特别是避免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或不必要的副作用。

总之,做好预防工作很重要:



1、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或咳嗽、打喷嚏后。

2、避免触摸面部:尽量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3、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或病毒高发季节,佩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

4、定期消毒:对高频接触的物品(如门把手、手机、玩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5、避免拥挤场所:在病毒流行期间,减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带儿童时。

6、与感染者保持距离:避免与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密切接触。若家庭成员出现感染症状,应尽量隔离以防止传播。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

如果孩子出现明显气促、持续高烧不退,并且无法明确病毒感染的原因,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导致重症肺炎等严重后果。


文章来源于育学园





  • 打卡等级:黄铜宝子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907
  • 最近打卡:2025-07-26 10:31:26

0

主题

119

回帖

1219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19
发表于 2025-7-8 06: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tuchkas.ru/
  • 打卡等级:黄铜宝子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907
  • 最近打卡:2025-07-26 10:31:26

0

主题

119

回帖

1219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19
发表于 2025-7-21 17: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й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инф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秒秒测论坛 ( 京ICP备18013691号-2 )

GMT+8, 2025-8-6 03:24 , Processed in 0.1064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