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高发,春季气温不稳定,病毒也很活跃; 
 
换季+开学季,更是buff叠满; 
 
 
 
 
支原体感染、甲流、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 
 
很多孩子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 
 
 
 
遇到孩子时不时感冒,家长常常担心孩子会不会是有免疫方面的问题。 
 
那孩子一年到底会感冒多少次? 
 
我们来看看那些相对权威的医学机构的说法。 
 
 
*美国儿科学会:在生后的头2年,大部份孩子会有8-10次感冒,如果你家里有年龄较大的学龄儿童,你可能会看到更多; 
*Uptodate:6岁以下儿童平均每年感冒6-8次。 
*妙佑诊所(原梅奥诊所):大多数婴儿会感冒 6-8 次。如果他们在托儿所,患感冒的次数可能会更多; 
*克利夫兰诊所:2岁之前,孩子可以多达8-10次/年; 
*波士顿儿童医院:大部份孩子一年至少6-10次感冒,如果上了幼托机构这个数字还要上升。 
 
曾有比较大型的研究是在美国密歇根州特库姆塞市,针对4905名居民进行的为期6年,包括约14600 例呼吸道疾病病例的研究; 
 
 
不同性别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人们口中的感冒,其实是“呼吸道感染“的一员 
 
 
从这些机构的的说法来看,比较主流的还是6-8次/年,但具体到2岁以内,则多认为8-10次/年。 
 
 
那么,究竟一年要有多少次呼吸道感染才够得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标准呢?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主要的原则是一致的,都以每年感染的次数作为判定的依据 
 
 
 
RRTIs: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如何计算感染次数? 
 
 
这是最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 
 
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容易生病,往往上一次病情还没怎么彻底恢复,就又开始咳嗽发热了,有时候几次病情交织在一起,感觉根本就算不清究竟感染了几次。 
 
这种情况其实要搞清楚一个界定:怎么才算“再次”感染? 
 
这通常是指两次发病时间至少间隔2周,且期间没有症状。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间隔不到2周时间又出现症状、或期间症状还没完全消失又反复,这不能算作“再次”感染,这种情况属于1次感染而已。 
 
而国内的标准有所不同,两次感染的症状间隔时间如果达到至少1周以上,则被认为是反复感染。 
 
 
哪些原因会增加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年龄 
孩子在6~12月龄开始,从母体带来的免疫球蛋白消耗减少; 
 
另外自身的抗体合成还不充足,因此6月龄后出现生病的几率更大。 
 
一直到5~6岁以后,儿童的免疫功能才逐渐发育完全。 
 
性别 
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 
 
参加日托 
与居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参加日托中心的孩子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要高得多,有70%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参加了日托, 
 
而其中大约75%的孩子在入托第1年就开始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问题。 
 
有多个孩子的家庭 
尤其是兄弟姐妹正在上学的,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 
 
有一项研究结果提示,随着家庭里面孩子个数的增加 
 
一年中每个家庭成员鼻咽部检出常见呼吸道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阳性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图2中的B)。 
 
 
 
 
 
环境污染和烟草暴露 
环境污染、被动吸烟(即二手烟、三手烟)、孕期吸烟等都会增加儿童患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营养不良和照顾不当 
营养不良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因素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照顾不当导致的。 
 
比如没有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添加辅食不及时、辅食品种过于单一、因为生病而胡乱“忌口”使日常饮食营养摄入不足,都可能导致孩子营养失衡进而发生各种与营养摄入不足相关的疾病。 
 
其他 
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未按时接种疫苗、精神压力、特应性家族史(如有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哮喘等病史)、早产、颅面部畸形、家庭环境潮湿等。 
 
 
什么情况需要警惕? 
 
 
 
1、12个月内发生≥8次的耳部感染(中耳炎); 
2、12个月内发生≥2次的鼻窦炎; 
3、12个月内发生≥2次的肺炎; 
4、婴儿生长发育落后、体重不增长,可能伴有慢性腹泻 
5、1岁后没有使用抗生素但持续出现鹅口疮; 
6、合理使用抗生素前提下,经过≥2个月抗生素治疗仍无法彻底清除感染; 
7、需要静脉使用抗生素清除感染源; 
8、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的家族史; 
9、罕见病原体感染; 
10、反复出现深层皮肤或器官脓肿; 
11、有≥2次侵袭性感染的历史(脑膜炎、蜂窝组织炎、骨髓炎、败血症)。 
 
 
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可以做什么? 
 
 
 
1、日常的注意事项 
 
A. 建议母乳喂养(如果妈妈和孩子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喂养到至少2岁); 
B. 避免孩子长期处于环境污染地区、二手烟环境等; 
C. 主动接种疫苗; 
D. 保证营养均衡; 
E. 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F. 避免给孩子过多精神压力; 
G.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掌握咳嗽礼仪、不和他人混用水杯餐具)。 
 
2、拒绝滥用抗生素 
 
儿童即使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仍以病毒感染为主要原因,即使合并细菌感染(如急性细菌性鼻窦炎、中耳炎等),也需经由医生判断后方可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 
 
3、避免盲目使用药物“提高免疫力” 
 
对于健康孩子来说,免疫系统与语言发展类似,是需要时间才能逐渐成熟的,正如上面所说:一般到5~6岁以后,儿童的免疫功能才逐渐发育完全。 
 
目前尚无可靠证据支持任何植物草药配方、免疫调节剂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因此通过用药来“提高免疫力”的做法,并不可靠。 
 
4、治疗基础病 
 
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异常、免疫缺陷性疾病、特应性疾病等)的孩子,首先要做的是治疗控制好明确的基础病,才能更好改善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情况。 
 
 
 
 
 
总的来说,大多数孩子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只是特定年龄、特定环境下的结果,虽然我们需要警惕是否存在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尤其是存在上述需要警惕的特殊情况),但如无特殊,并不需要因此而过于焦虑。 
 
我们也要知道,孩子免疫系统发育成熟需要一个过程,没有速成之法,也切勿因为焦虑而偏信那些所谓的神药秘方,做好该做的,比如注意日常生活的细节(提供良好环境、均衡饮食、卫生习惯等);孩子生病时给予恰当护理,就可以了,剩下的,请相信时间会助孩子一臂之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怡禾健康&drp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