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结束,不少孩子都趁着一年中最秋高气爽的季节玩了个痛快。
神兽们再次回校,不少宝妈们发现孩子近期频繁揉眼,喊痒喊疼,眼睛红红肿肿的,有的娃眼角还有黏糊糊的分泌物。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孩子感染了「结膜炎」,也就是常说的「红眼病」,秋天是它的高发季。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结膜炎的辨别、护理与用药禁忌,帮娃少遭罪。
儿童结膜炎,到底是什么?
结膜炎,简单说就是孩子眼白(结膜)的“发炎”,就像眼睛的“小感冒”。
眼结膜(Conjunctiva)是一层半透明、富含血管的薄膜,像一层柔软的「保鲜膜」覆盖在眼球表面和眼睑内侧。
它可以分泌黏液,保持眼球表面湿润光滑,增加泪膜黏附性,还可以阻挡灰尘、细菌等异物侵入眼球内部。
儿童的结膜特别娇嫩,又总爱用小手揉眼睛、接触玩具等脏东西,所以比成人更容易中招。
如图所示,眼结膜分为三部分:
● 睑结膜:紧贴上下眼睑内侧面,像「内衬」一样无法推动 ● 球结膜:覆盖在「眼白」(巩膜)表面,薄而透明,可轻微移动 ● 穹隆结膜:连接睑结膜和球结膜的褶皱区域,让眼球转动更灵活
眼结膜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接触到一些刺激性成分或者病原微生物,从而导致发炎,也就是结膜炎。
孩子感染结膜炎后,典型症状是
● 眼睛红肿、发痒,可能伴有有异物感
● 夜间分泌物增多,晨起可能糊住双眼
● 严重时双眼受累,影响正常视物
一般来说,结膜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不同结膜炎的症状有所不同,可以参考下图来看: 细菌性结膜炎: 最“黏人”的一种。
眼睛会流出黄色、黏稠的分泌物,早上起床时甚至会把上下眼皮粘住,睁不开眼;
眼白发红,孩子会说眼睛痒或有点痛。
病毒性结膜炎:
最“爱传染”的一种。
常伴随感冒、发烧出现,眼睛分泌物是清水样、稀薄的,眼白红肿明显,可能会有流泪、怕光的症状,传染性强,容易在幼儿园、学校里“扎堆”发生。
感染性结膜炎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 2 种:
● 外部感染:孩子的身体或手部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眼泪或分泌物,再用手揉眼睛或者触摸眼睛而导致自己感染; ● 自身感染:自身鼻腔和鼻窦中的细菌扩散,引发结膜感染;一只眼睛感染了结膜炎,经常揉眼且没有及时清洁手部,也会导致另一只眼睛感染。
过敏性结膜炎:
最“挑季节”的一种。
多在春天花粉多、秋天尘螨多的时候发作,孩子会一直揉眼睛,说“眼睛痒得难受”,眼白轻度发红,分泌物少,常伴随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
结膜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最大的风险在于引起慢性炎症:急性转为慢性,长期眼红、干涩、分泌物不断。
严重的结膜感染还可能炎症蔓延至角膜(黑眼球表层),导致角膜炎,出现疼痛、视力模糊,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看到这里不免会有疑问,红眼病挺常见的,好像没有那么严重,是不是自己买眼药水或者眼膏给孩子用就行呢?
结膜炎有可能自愈,但千万别乱用眼膏、眼药水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眼痒,会直接拿眼药水、眼膏用,这其实暗藏风险。
实际上,大部分感染性结膜炎即使不治疗,也能在 1~2 周内自行好转;对于过敏性结膜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或滴眼液,也可以快速缓解不适。
清洁分泌物,用对方法
孩子眼睛分泌物多,别用手直接擦!正确做法是: ●用无菌棉签或干净的纱布,蘸温开水(凉到不烫皮肤); ●从眼睛内侧(靠近鼻梁处)向外侧轻轻擦拭,每擦一次换一根棉签,避免重复使用; ●每天清洁2-3次,保持眼睛周围干爽,减少孩子揉眼的冲动。
出现下列情况需就医: ● 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 ● 视力下降; ● 角膜周围充血,眼黑和眼白间的区域更明显; ● 症状持续不缓解,畏光; ● 严重异物感,以至于无法保持睁眼。
重点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给孩子自行使用眼药水、眼膏!这些药品中可能含有抗生素、激素,滥用危害真的大!
儿童眼睛和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血药浓度上比成人更容易达到「中毒」水平,眼药水滴到孩子眼睛里会被黏膜快速吸收,导致副作用的风险也会更大。
这 3 类滴眼液,不要随便给孩子用
1. 激素类滴眼液:隐形视力杀手 🧐 如何辨别: 名称含「松」「龙」「泼」等字眼,如地塞米松、氟米龙、泼尼松龙。
⛔ 滥用危害: ● 激素性青光眼:长期使用(> 2周)致房水循环障碍,眼压隐匿性升高,损伤视神经,晚期视野缺损不可逆; ● 激素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需手术干预; ● 角膜损伤:抑制上皮修复,增加真菌感染风险(如角膜溃疡)。
2. 抗生素类滴眼液:破坏眼部微生态 🧐 如何辨别: 名称中含「沙星」「霉素」等字眼,如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妥布霉素等
⛔ 滥用危害: ● 角膜毒性:氯霉素可能导致视神经炎,儿童滥用风险更高; ● 耐药性: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可能会让细菌不断变异,耐药性越来越强,诱导超级细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来再出现类似感染时,药物效果大打折扣; ● 菌群失调:抑制正常菌群,诱发真菌性角膜炎。
3. 血管收缩剂类滴眼液:掩盖病情 🧐 如何辨别: 名称中带有「唑啉」等字眼,如萘甲唑啉、四氢唑啉
⛔ 滥用危害: ● 短暂去红血丝,可能掩盖真实病情,且反跳性充血更严重,容易导致药物依赖及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
孩子如果得了结膜炎,到底该怎么用药呢?
我们前面说感染性结膜炎有自愈可能,但一些情况下用药治疗可以减少传播和缩短病程。
如果医生建议用药,需要遵医嘱按时、足量用药,不要擅自减量或者停药,避免感染反复或者炎症慢性化。
结膜炎的常用药有以下几种,大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以上表格中的药物仅供了解,非用药指导,所有药品均需遵医嘱使用
图源:丁香园儿科时间
预防结膜炎,可以做好这几点
日常预防(所有类型通用)
● 教孩子勤洗手、少揉眼,尤其接触公共物品后; ●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眼药水等个人物品; ● 过敏性结膜炎孩子:花粉季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定期清扫房间除尘螨。
家庭防传播(针对感染性结膜炎)
● 孩子症状严重时居家休息,避免去学校、泳池,直到症状消失; ● 更换所有接触过眼部的物品(如毛巾、纸巾),开封眼药水用完即弃; ● 接触患病眼睛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避免病菌扩散。
最后提醒:别把结膜炎当“小事”,也别当“大事”。 儿童结膜炎很常见,就像感冒一样,只要及时就医、正确护理,大多能顺利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 但如果拖延不治,或乱用药,可能会让炎症加重,甚至引发角膜炎等严重问题。 孩子眼睛红,先观察分泌物和伴随症状,不确定及时就诊,别慌、别乱用药,科学应对就是对孩子眼睛最好的保护!
※文章收集整理自网络:丁香园儿科时间&西安交大一附院儿科&城市同学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