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秒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9|回复: 0

孩子为什么放不下手机?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黄金宝子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3109
  • 最近打卡:2025-10-31 14:58:12

141

主题

31

回帖

429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297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手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手机,我们可以获取信息、联系亲朋好友、生活开销支付、休息娱乐。手机也是孩子了解社会、参与社交的重要工具。

不仅仅是便捷生活,很多情况下,手机成了孩子们的“电子保姆”

你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在餐厅、商场,还是在家庭聚会中,孩子们总是低头盯着手机屏幕,手指飞快地滑动,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里。

这种状况让很多家长感到焦虑和无奈:为什么孩子会对手机如此痴迷?难道现实生活中的乐趣真的无法与之抗衡了吗?

从脑科学角度看,手机里的游戏、视频和社交媒体,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盒子,里面藏着无尽的新奇和刺激。

这些内容经过精心设计,能够迅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且不断提供即时的反馈和奖励,让孩子感到满足和快乐。

相比之下,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往往缺乏这种即时的刺激和反馈,孩子们很容易觉得无聊。
图1.png


我们大脑的每个细胞之间就好像一个一个的个体,如果想要工作,就需要每一个细胞和下一个细胞去联结,才能把信息传递和布置下去。

就像人与人之间,你得多联络才能变得熟悉,细胞之间也一样。

但是刷手机视频时我们的大脑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他不需要思考。

人的大脑有一个“奖励回路”,就是当你完成一件事得到快乐,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让你感到成就感和快乐,这样才能保持动力面临下一个的挑战。

但是短视频它直接跳过了“努力”这一步,用夸张的声音节奏和画面,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这种奖励来的又快又容易豪不费劲。

久而久之,大脑就会养成习惯,于是孩子变得不愿意付出努力,只想要轻松得来的快乐。

所以无节制的刷手机会削弱孩子的专注力甚至改变孩子大脑的结构,使孩子变得更没有耐心、不易能等待,还会降低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甚至造成情绪上的依赖。


手机里的世界充满了这种即时的反馈和无尽的新奇,而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去体验。

当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足够的乐趣和成就感时,手机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避风港”。


说出来别不信,当代家长养育孩子的3座大山:视力、肥胖、身高均与看手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导致近视等问题;

而且由于缺乏运动,导致孩子肥胖、颈椎等问题,进而影响身高。

更重要的是,过度沉迷手机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孩子们在虚拟世界里花费太多时间,就会减少与家人、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导致社交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孤独、焦虑等情绪问题。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从手机的虚拟世界中走出来,重新发现现实生活中的乐趣呢?

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

我们需要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出发,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不能只是简单地责备或限制,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孩子重新发现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美好和乐趣。

该如何做呢?

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首当其中的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点,这些兴趣点是他们探索世界的窗口。

家长需要细心观察,发现孩子真正喜欢的事物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绘画,家长可以为他们准备丰富的绘画材料,甚至带他们去美术馆参观;

有的孩子对自然充满好奇,家长可以安排户外探险活动,一起去郊外观察昆虫、采集植物标本。

当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获得成就感时,他们自然会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创造丰富的家庭活动

其次,创造丰富的家庭活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也是他们获取乐趣的重要场所。

家长可以定期组织家庭游戏日,一起玩桌游、猜谜语、做手工,这些活动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在互动中感受到快乐。

此外,家庭出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当代人工作压力大,时间不足,那近距离的公园、游乐场也是很好的亲子活动,孩子们往往需要的是高质量陪伴的欢乐,地点并非必要条件。

无论是短途的周边游还是长途的度假,都能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环境,开阔视野,丰富生活体验。

当我们把高质量陪伴孩子这件事提高到绝对的优先级,就一定能实现有效陪伴,毕竟孩子成长也就那么几年,错过可能真的回不来了。


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

再一个,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

社交互动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获取乐趣的重要途径。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兴趣小组、社区活动或学校社团,让他们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例如,参加一些有社交属性的体育项目,比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等,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加入合唱团则能让孩子在音乐中找到快乐。
图2.png


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最后,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他们会模仿大人的行为。

如果家长自己也沉迷于手机,孩子自然也会有样学样。

因此,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减少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多参与一些有益的活动。

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运动,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生活中有太多有趣的事情值得去探索。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乐趣,从而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但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孩子学会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如何度过“无聊的时间”


学习创造和度过“无聊的时间”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矛盾,毕竟前面还在强调要让孩子的生活充满乐趣,但其实,“无聊的时间”对孩子来说同样重要。

为什么“无聊的时间”对孩子很重要?

在“无聊的时间”里,孩子有机会放空大脑,进行自由思考和自我探索。

这种时间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孩子没有被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即时刺激所占据时,他们更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游戏和故事。

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对孩子的心智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创造“无聊的时间”?

1. 设定固定的“自由时间”:

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让孩子可以自由安排活动,但不能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这段时间可以是30分钟到1小时,具体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来调整。

2. 减少外部刺激

在“自由时间”里,尽量减少外部的干扰和刺激。

比如,关闭电视、收起手机,让孩子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自由探索。

3. 鼓励孩子自主探索:

在“自由时间”里,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乐趣。

家长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比如纸张、彩笔、积木等,但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活动。

让孩子自己去创造和想象,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以身作则:

家长自己也要学会享受“无聊的时间”。

在“自由时间”里,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阅读、绘画、做手工等。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明白“无聊的时间”同样可以充满乐趣

想想如果让有趣的活动能够填满孩子的生活,即便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孩子也会沉浸式投入“无聊时间”。

当孩子能够在“无聊时间”里找到乐趣时,他们对手机的依赖自然会减少。




※文章收集整理自网络:卓正科普HealthExpress&宝鸡市妇幼保健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秒秒测论坛 ( 京ICP备18013691号-2 )

GMT+8, 2025-11-3 18:21 , Processed in 0.11346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