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秒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1|回复: 0

"不听话就不跟你玩!"——远离儿童"毒友谊"指南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白银宝子
  • 打卡月天数:8
  • 打卡总奖励:2670
  • 最近打卡:2025-09-18 12:20:29

131

主题

27

回帖

376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762
发表于 2025-9-9 11: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谊是我们心理健康的维生素,但并非所有的友谊都带来积极影响。



“你不听我的,就不跟你玩了”
“你太 OUT 了,我们玩的东西,你都不会。”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你真笨”​

​​“你再和XX(其他孩子)玩,我们就都不理你了!”​

“你敢不敢xxx(一些危险行为)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你要是告诉老师/家长,我就再也不理你了!”​

图1.png


说这些话的他们,打着朋友的名义,用各种理由打压、否定你,演化成友情“PUA”。

这种霸凌,是隐形的,不会体现在打斗中,而是藏在精神里,看似只是轻飘飘的几句话,往往会化成绵针刺痛孩子的心


什么是"毒友谊"?

心理学家艾琳·伦纳德博士指出,"毒友谊"指表面上亲密实则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关系。其特征包括:

·孩子经常因这段关系哭泣、自卑
·需要一味讨好对方甚至违背原则
·被嘲笑、贬低或情感操控(如"不听话就不和你玩")
·出现不明伤痕、物品丢失等异常情况



如何发现孩子遇到了毒友谊​

毒友谊往往较为隐蔽,但并非无迹可寻,我们要留意孩子的一些异常表现。



(1)行为信号
·对原有兴趣失去热情
·变得沉默被动或突然过度迎合朋友
·出现讨好行为(如送礼物换陪伴)
·身体伤痕或物品频繁丢失

(2)心理状态
·深度不安全感‌:害怕独处,认为"没朋友=失败"
·归属感饥渴‌:明知不舒服仍不敢离开
·自我怀疑‌:常问"我是不是很差劲?"
·关键提示‌:孩子可能因"同伴压力"被迫参与危险行为(如跳台阶、接开水),或长期忍受朋友的贬低("你笨得像猪")。


另外,当孩子出现为取悦朋友改变自己的外表或行为,如:

·突然改变说话习惯或穿衣风格;
·在朋友面前变得沉默被动,不爱说话;
·无明显诱因的成绩突然下降;
家长们也要提高警惕,这可能是孩子在交友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有可能遭遇了毒友谊。



"毒友谊"的三大危害


1.侵蚀自我认知‌:长期被否定会导致自卑,如傅首尔所说"让一个孩子自卑易如反掌"
2.扭曲价值观‌:误以为"讨好=友谊",如被迫分享生日礼物
3.安全隐患‌:可能被怂恿做危险行为(曾经新闻中"跳河溺亡"案例)
4.心理学警示‌:皮亚杰指出,童年同伴关系对人格塑造的影响不亚于父母。



遇到毒友谊,孩子的心里状态​


在毒友谊中,孩子往往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他们可能因为害怕失去朋友而选择忍受,内心既委屈又无奈。
一方面,他们渴望真正的友谊和陪伴,另一方面,又不知道如何摆脱这种不健康的相处模式。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尊重,却又缺乏勇气和能力去改变现状,从而陷入深深的孤独和无助之中。


作为家长,能做些什么?

家长行动指南:四步远离计划

第一步:澄清事实

不要直接说教:“他太霸道了,别跟他玩”


而是引导孩子自己思考:"我注意到游戏总是他定规则,你觉得公平吗?"


其次,发掘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心需求,了解孩子对这段友谊最看重的是什么,如“和他在一起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后,再与孩子一起制定“撤离”计划,逐步减少与不良友谊孩子的接触,同时帮孩子拓展新社交圈。


第二步:建立边界意识


教孩子区分健康友谊(尊重、平等)与"毒友谊"(控制、贬低)


家长要增强意识,告诉孩子正确的交友原则,如不要用讨好的方式交朋友


练习说"不":"你可以拒绝,真正的朋友不会因此离开"


勇敢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不要害怕失去朋友,远离消耗自己的人,远离嫉妒自己的朋友,不交在困难时抛弃自己的假朋友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人要做好榜样,自己成为一个边界感强、情绪稳定的人。


让孩子练习“表达不满”“说出想法”,当孩子遇到困扰时,不打压、不指责,而是倾听、共情、引导


第三步:制定"撤离"策略

·逐步减少接触:如从"每天玩"改为"每周两次"


·拓展新社交圈:通过兴趣班、日常出行(公园、博物馆等)、社区活动认识新朋友


第四步:强化心理支持

明确兜底‌:"无论发生什么,爸妈永远和你一起解决"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社交情况,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支持和引导

比如,当孩子被朋友孤立或受到欺负时,要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他们的后盾。

同时,家长也要主动融入孩子们的“圈子”,了解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和社交需求,提升自己引导孩子处理社交问题的能力。

通过互相的了解融入,营造一个温暖、和谐、支持性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面对复杂的社交世界时,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辨别是非,选择健康、有益的友谊。



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社交观

1.拒绝讨好型交友‌:

杨绛语录:"过度退让只会招致侵犯"

单方面付出不是真友谊,真正的好朋友,无需刻意讨好。真正的好朋友,不会以你的缺点为乐,不会在背后对你进行诋毁。 真正的友谊不会被他人的缺点或成就所影响,也不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你进行无休止的攀比。

真正的朋友,不会让你觉得不舒服。

2.警惕"情绪吸血鬼"朋友(总倾诉负面情绪)

总是和你抱怨吐槽,满满的负能量,不是好友谊的选择,真正的好朋友,愿意与你分享自己的快乐,偶尔发发牢骚但仍然积极,会在你遇到困难时给你帮助,会接受你的缺点,鼓励你改进,接受你真实的的模样,可以毫无顾忌的展示自我。

真正的朋友,让你感觉温暖。

"朋友不是陪你迎合世界的人,而是让你成为自己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局家)曾说——孩子的心灵为美好而敞开。

若发现友谊"有毒",请果断帮孩子掀翻这条小船。


※文章收集整理参考自网络:粤妇幼&贼娃&年糕妈妈&光明少年杂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秒秒测论坛 ( 京ICP备18013691号-2 )

GMT+8, 2025-9-18 21:15 , Processed in 0.1071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